
“三年突破平阴计划”圆满收官,平阴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县委适时提出了“立足新起点、实现新提升,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旨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迅速适应新常态、掌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主动新作为、实现新发展。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已经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中,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着力提升四种能力,推动民政事业立足新起点、实现新提升。
一是着力提升政策落实能力。一方面结合县民政局开展的民政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民政办创建工作,健全制度、岗位、流程、考核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完善县、镇(街道)村三级贯通的工作网络,打牢民政工作基础,确保民政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偏差、不走样。另一方面,广泛宣传民政政策,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现行民政工作方针、政策和规范;发挥民政助理员走村串户、现身说法作用,增进广大群众对民政政策的理解。
二是着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出台临时救助办法,构建8+1+3社会救助格局,为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提供物质和服务上的救助。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建立优抚服务平台,为优抚对象开展精细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巩固双拥创城成果,建立县、镇、村三级双拥优抚服务网络,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退役士兵安置新途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三是着力提高服务管理能力。社会救助方面,深化农村低保听证制度,对全县农村低保进行复核;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完善全县困难群众信息库,促进社会救助公平公开公正。社会养老方面,完善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完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处和农村幸福院30处建设任务,新建新增社会养老床位500张以上;为600户80岁以上空巢老人安装贴心一键通,继续开展养老送时服务。社会事务方面,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出台《平阴县地名管理办法》;深化殡葬改革,建设1处城区公益性公墓和8处农村公益性公墓。
四、着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发挥基层民主协商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众参政议政意识,保障基层群众享有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开展和谐幸福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社区服务居民能力。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用,重点培育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服务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