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以来,无论身处哪个岗位,田洪莲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公司转型升级之际,带领科技园团队克服“四新”难题,推行目标管理,推行制度化,分别试验成功国内首台套镀锌自动线镀玛钢管件、国际首台套8吨水冷炉生产玛钢,实现节能减排、绿色铸造,以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和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不惧困难,敢于挑战,四新厂区结硕果 2014年4月,田洪莲由信息中心岗位转至科技园厂区管理工作,新建的现代化厂区、一流的设备装备、新的人员、新的工艺,面对四新难题,她深入一线,了解现状,推行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用岗位工作标准管理工具抓管理提升,形成10.8万字的《科技园安全管理标准》;深化实施TPM,形成12.3万字的TPM手册,由故障维修变为计划维修;并把科技园生产调度大纲更新至49版,实现24个月无订单拖期,不断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司核心价值观。不仅如此,田洪莲还经常组织员工参与各项活动及培训,学习华为的做法,形成科技园厂区的“十反对,十鼓励”制度并作为干部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共同遵守、践行;通过全体干部员工的努力2014年产量突破3.95万吨,2015年产量突破4.54万吨,2016年上半年产量突破2.2万吨。 努力学习,不断提升,公司成功转型升级 公司转型升级之际,引入了大量方法论,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精益生产等,田洪莲带头学习方法论,应用方法论,推行目标管理,内部挖潜,取得了可观的效益,成绩斐然。2014-2015产量分别实现3.95万吨、4.54万吨、2016年上半年实现2.2万吨,达到理论设计产能;2014-2015年材料节约分别实现:800.85万元、2052.28万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1634.19万元;2016年推行PDCA方法论,上半年外部质量损失7.1万元,同比降低3.8万元,降幅35.16%;内部质量损失318.03万元,在热工产量增加5497.12吨,增幅29.88%的前提下,同比降低157.3万元,降幅33.09%,铸造净合格率达9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工作,2015年共实施一级项目23个,课题改善项目124个,创造经济效益195万元;2016年上半年立项实施完成49个项目,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9万元; 求实创新,奋进不止,新工艺挑战尖端 科技园厂区1台15吨热风炉、6条造型线、2条混砂线,装备在同行业为最高,不仅承担着公司生产运营的重任,也承担着行业技术工艺发展的重任。14年10月科技园厂区引进2条2000多万的迪砂线,在田洪莲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一周就实现了设计效率,干芯产品每小时生产350箱,拔模产品每小时生产420箱。迪砂中国公司高级总裁评价“科技园厂区迪砂设备的维护是全国维护最好的,没有之一”。14年6月新上8吨水冷炉,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用水冷炉成功生产玛钢产品,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借鉴,田洪莲带领团队一炉炉盯现场,一炉炉试验新工艺,汗湿了衣衫,泪湿了脸庞、不放弃、不气馁、凭着内心的执着,凭着团队的奋战,历时6个月,终于试验成功,紧接着又试验生产灰铁、试验生产钢帽,一次试验成功;2015年3月新上15吨水冷炉,一次开炉成功;2016年7月试验15吨热风水冷炉,实现开炉周期24天以上,攻克水冷炉单熔难题,年节约电费760万元,实现节能减排、绿色铸造;2016年7月19日15吨热风炉第一炉开炉成功,降低氧气和焦炭使用量,年减少原材料投入200万元,彻底解决除尘烧布袋问题,环保节能;16年2月再生砂工序投产,全公司的所有废砂实现再生,日产能突破130吨,形成循环经济;15年12月份国内首台套玛钢管件镀锌自动线投产,攻克护套使用寿命短难题,成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动化物流控制系统,实现科学化管理,推行TPM,全年实现零停产事故;科技园团队在田洪莲的带领下不惧困难,应对挑战,攻克一个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田洪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玛钢梦”为己任,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努力工作,奋进不止,为公司现代化管理和各项经济指标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青年人中树立了榜样,得到了广大干部员工的信任和拥护。
|